第二十六章 《致老人》(26) | 第二十六章 《致老人》(26) | 29
(1-48)
思绪带着我游历了近八年历经的沧桑,我完全沉浸于其中。当时我只身一人,思绪无比强烈。没有人能干扰我或者把我从那个时代拽回来。

历经八年的沧桑,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。当我睁开双眼的时候,深有时过境迁的感觉。我发现我学校周围的集市-在碉堡旁边-已被烧为灰烬,惨遭毁灭。我悲愤的目光呆滞地看着眼前的景象,好像这个城市历经了二百年的沧桑,过去和现在的情形竟是如此的天壤之别。这些惨遭毁灭的家园居住的大都是我知己知彼、倾诉衷肠的好友。。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流离失所,饱尝苦难,客死他乡-愿真主慈悯他们-。当时,该市的穆斯林家园无一幸免于难,皆遭毁灭,只留下了阿耳麦那这块地面。我忧心忡忡、悲痛欲绝。假若我有一千双眼睛,也一定会同时泪如雨下。

我原以为回到家乡就再也不会有乡愁,然而遗憾的是我在家乡看到了更令人心碎的乡愁。我看到和我心心相印的那几百个学生和知己-就像《希望十二》中提到的阿布杜拉哈曼-他们已经安息土下,可他们的家园已经无迹可寻。面对如此惨烈的一幕,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诗句:

若不是友人的别离,

死亡陌生的面孔不会找到通往我们灵魂的路子。

即:令人折寿的莫过于友人的别离。

是的,如此惨烈的事件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、悲痛欲绝呢?假如不是来自《古兰经》和伊玛尼的佑助,这种忧伤和悲痛给我带来的痛苦足以使我崩溃。古时候诗人们途经朋友的房屋遗址时失声痛哭,而今,我身临其境,亲眼目睹了这种凄惨别离的一幕。。。。。。我仿佛历经两百年的沧桑之后,站立在友人的房屋遗址前,悲痛欲绝,身心如焚。

此景此刻,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我人生中一幕幕令人舒心惬意的画卷,像影片一样历历在目。。。那段惬意的生活是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度过的。正是在这片曾充满生机,撒满快乐的土地上。而今,它却变成了废墟瓦砾。我在这样的生活场景前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。此时我对贪图今世者的情况深感诧异,他们怎能自欺欺人?!这些情形足以说明今世无疑是虚拟的,人们在尘世好像是匆匆过客。我见证远见卓识的贤哲所言极实:
“你们切莫被今世欺骗。今世确是骗子手、是阴谋家、是虚拟的。。。”
无声